t83516

马尼拉泡水里了!   不是天灾太狠,而是菲律宾自己把退路给堵了。   马尼拉每年

马尼拉泡水里了!   不是天灾太狠,而是菲律宾自己把退路给堵了。   马尼拉每年要被淹好几次,这次是台风"韦帕"刚走,西南季风又来凑热闹,看看马尼拉的城市建设就知道了,原本用来蓄水的湿地,现在都盖成了商场和住宅区,河道边上密密麻麻全是违章建筑,把排水通道都堵死了,这就好比给城市的下水道塞了一堆垃圾,不下雨还好,一下雨可不就淹了吗?   更气人的是,政府2019年花了3.5亿美元搞防洪,结果大部分钱都用来买进口抽水机,没几个人想着去清理河道。   去年中国给菲律宾卡坦端内斯省送去的米面被子,救了20万灾民的命,今年6月台风"雷伊"过后,中国大使馆的救援物资又是第一个送到宿务的。   有个当地渔民说,中国的救援物资包装特别结实,大米都是真空包装,泡了水也不怕,相比之下,有些国家的援助物资运到时都发霉了,中国现在的救灾速度也越来越快,从接到灾情到物资送达只要24小时。   马尼拉的防洪规划从1995年就开始做了,说要建12个泄洪湖,结果到现在才建了3个,剩下的规划用地呢?全变成了高尔夫球场和购物中心!    马尼拉年年被淹的困局,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。   城市发展不能只顾着赚钱,填湖造地、占用河道看起来能赚快钱,但最后都要付出更大代价,救灾物资再及时,也不如把防灾工作做好,政府与其在灾后大张旗鼓地发救济品,不如平时多花点钱维护排水系统。   中国的援助确实帮了大忙,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分享防灾经验,比如2016年中菲合作建设的达沃市防洪工程就很成功,经受住了三次台风的考验,这种"授人以渔"的帮助,比单纯送物资更有长远意义。   说到底,治水先治人,如果政府的规划总是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,如果官员们只想着在救灾时作秀,那马尼拉的洪水永远都治不好,天灾不可怕,可怕的是人祸。